- 所在区县:
- 永嘉县
- 所在朝代:
- 唐
- 所处位置:
- 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隶属岩头镇
- 面积:
- 占地面积14.3公顷,纵横约400米
在美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楠溪江,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们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楠溪江古村落建村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瓯越先民就在楠溪江畔繁衍生息,并造就了瓯越文化。
芙蓉古村是楠溪江古村落群的一个缩影,古村规划建筑融自然美、人工美与艺术美于一体,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出了楠溪江古村落缔造者们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独到的审美观念。
一、自然与人文环境
芙蓉村位于永嘉县北部,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隶属岩头镇,为陈姓聚居之地。村内无芙蓉,因西南山峦上兀立三崖,崖色白里透红,状若含苞欲放的芙蓉花,每到夕阳西下时,倒映在村中心的大水池中,故名芙蓉村。这个村落布局运用风水上“象”的思想,按“七星八斗”的格局,寓意魁星点斗,以期人才辈出,子孙发迹,光宗耀祖。村落南部有一条溪流,自山中流下,环绕村落,蜿蜒汇入大楠溪水系。村落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古村及周边山野,自然植被生长良好,村落内外林木葱郁,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山地之间,多为自然生长的林地,庭院之际,乔木参天,溪水长流,湖塘清碧。周围的山石林泉之美景,堪称楠溪江自然山水风光之一绝。尤其西南三座山峰并立,犹如绽放的芙蓉花,而被人们美誉为“芙蓉三冠”。而芙蓉古村自成一局,恬静而宜人的村落与山水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颇具耕读田园风光与山村野趣的图画。
二、历史沿革
芙蓉村始建于唐代末年,据明弘治丁已(1497)编《陈氏宗谱》载,陈氏始祖陈忠由颍川(今河南省)析居开封,在唐末的动乱中,他迁至温州瑞安长桥。三世祖陈宜为躲避战争又从瑞安迁居到了福建的长溪。公元904年,九世祖陈拱从长溪迁居永嘉,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另据民间传说,唐末有陈氏夫妻,为避乱世,从永嘉府城出发沿楠溪江北上,见芙蓉峰下“前有腰带水,后有纱帽岩,三龙捧珠,四水归塘。”于是筑屋定居。史载与传说年代相符。
芙蓉村在宋代达到最繁盛的时期。随着战乱的结束,社会环境趋于稳定,宋室室王朝偏安江左,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又一次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东南沿海。在文人熏陶下,耕读之风盛行,芙蓉村中的陈氏更是“簪缨鹊起,甲等蝉联”的名门望族。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宋进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陈虞之“率族拒战,困崖三载”,终因弹尽粮绝,陈虞之蒙上战马双眼,率八百壮士跳崖殉国。芙蓉村被元兵洗劫一空后,纵火烧毁。
元朝至正元年(1341)重建芙蓉村,村落布局运用风水堪舆中“象”的思想,按“七星八斗”的格局规划设计,突出“以水克火”与“利于战”。
元以后,楠溪江流域的繁荣盛况开始衰败。明嘉靖之后,倭寇侵扰,温州地区的经济文化大受打击。明末清初,官兵剿乱,民力凋惫,赋役不供,文化因此衰败。但明清以来,宗祠、书院、亭子以及民居等陆续有所修建。
1988年楠溪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中共永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芙蓉村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成立了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并于1989年、1998年两次邀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编制了保护规划。
1991年10月岩头镇(包括芙蓉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镇(文化保护区)。
2005年3月16日,芙蓉村民居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芙蓉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总体布局
芙蓉村初建于唐朝,南宋末因抗元而完全焚毁,元至正元年(1341)重建,现在大体保持了原来的格局。
芙蓉村占地面积14.3公顷,纵横约400米。四周有高约2米的蛮石寨墙。村寨西倚芙蓉峰,东有四条小溪潺潺流过。村落布局和结构严格按照风水堪舆学理论进行规划,包括边界范围、街巷网络、公共空间、功能分区和水系等,并充分考虑到耕读、迎贤、尊仕、拜祖、祭祀、防敌、防火、调节气温、美化村容等实用功能。村内建筑根据“七星八斗”意象进行设计,道路、水渠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的。主干道如意街沿溪东西走向,南北向道路与其丁字交叉,迂回曲折,犹如迷宫,空间变化无穷。远山、村舍、亭桥、池水、荷花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创造了优美的耕读环境和公共活动场所。
芙蓉村具有严谨的建村规划思想。在最初营造时,规划者就有意将整个村庄的形式摹仿荷花,现在如果站在芙蓉三岩上俯视芙蓉村,就会发现它象一朵含苞欲放的木芙蓉,有诗赞“三岩倒映影,荷花映芙蓉”。芙蓉村陈氏宗族因受长期的儒家传统文化熏陶,耕读重教,并吸取元兵毁村的沉痛教训,规划建设中追崇风水堪舆学说,以“七星人斗”布局,突出“重仕防敌”的建村思想。其意在隐喻村寨内可容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其实际的功能则是耕读、迎贤、尊仕、拜祖、祭孔、防敌、防火、调节气温、美化村容等。
“星”是指高出地面10公分,由花样卵石拼砌的方形平台,2-3平方米见方,多数在道路的交汇点上,既是道路拐弯的标志,又是巷战的指挥联络点。其功能在于交通和防御外敌,以达“利为战”之目的。
“斗”是指四水潆洄的矩形水池。“八斗”呈八卦状散布于村内水渠的交汇点上,村民沿寨墙、道路、民居挖了许多水渠涵洞,以沟通各斗。水渠在经过路道下面时呈铁锁内部构造图样走向,意在锁住风水,也为防止淤塞。
村中道路、水渠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街道连接的是“星”,水渠连接的是“斗”。街巷方正整齐,成直角相交,大多数是丁字路口。长塘街是芙蓉村唯一中央主街,又名如意街,长195米,宽2米,东西走向,中心铺砖,两边嵌石条,陈氏大宗、芙蓉书院、芙蓉亭等重要建筑分列二侧。与主街垂直的是次街,次街之间由更小的巷子连接,迂回曲折,状如迷宫。街巷把村子大体均匀地界划若干地块,沟渠沿街巷一侧构成村内水网,流达住屋的后门或侧门,最终归入“斗”中(村内八个池塘)。公共活动广场则紧挨水池,形成临水广场。如芙蓉池和池中的芙蓉亭是村中最重要的休闲广场,它不仅是芙蓉村的中心,也是街道和水渠的中心,充分体现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道家思想。
村寨规划建设引入“七星八斗”的布局,其指导思想还是儒家的重仕、宗族社会的防敌。在粗犷石砌的寨墙内,整个芙蓉村是一个封闭的、古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下形成的一个“小城市”、“小国家”、“小社会”。
四、主要古迹
(一)宗祠范本
三星祠
三星祠又名宗湖宗祠,位于芙蓉村东南角。始建于明万历丁酉年(1598),是村中保留最为完好的宗祠之一。其型制与结构同陈氏大宗基本相似,仅内天井不设戏台。大木做法保留了宋代遗风。
三星祠平面布局呈“口”字形,坐西朝东,南北阔21米,东西深25.8米,总占地面积1728平方米。通面阔七开间,进深二进加廊庑。由山门、内天井、正殿三部分组成。建筑通面阔七开间,进深二进加廊芜。悬山式屋面,明、次间屋檐高于梢尽间屋檐,形成高低错落三檐屋面。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正厅型制考究,规模较大,类似宋《营造法式》中的厅堂做法。内外柱不等高,明次间等缝为抬梁式结构,梢间及山面诸缝为穿斗做法。明间九架橡屋前后劄牵用五柱,方柱月梁。每柱上都有栌斗,月梁架于栌斗上,两金柱上坐栌斗架四橡明乳栿,明乳栿上立坐斗上架平梁,平梁上立蜀柱,各承脊槫、上平槫;檐柱与金柱间用屈曲劄牵相连,屈曲斜置的劄牵一头细,置于檐柱栌斗上,一头较粗,插入金柱柱身,各承金博和下平槫;檐柱头设铺作,如宋《营造法式》“斗口跳”做法,檐柱下设二层斜撑栱承托檐斗栱。柱头有明显卷刹,斗栱有明显杀瓣。
南北厢房各三间,连接山门与正殿,厢房进深五架梁前廊式,檐柱头设坐斗,柱头出拱承托挑檩,现前廊封板开直棂窗。
三星祠通体开敞,室内彻上明造,故无装饰。梢尽间边缝中柱落地,侧脚升起,悬山屋顶出际较大,似宋《营造法式》“不厦两头造”做法。屋脊曲线柔和,脊上饰以回字纹和卷草纹样,脊端则坐以龙头凤尾状兽吻,极具乡土气息。
陈氏大宗
陈氏大宗为芙蓉村内陈姓族人供奉神主,聚会议事和讨论处理有关全宗族大事的地方,是村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代,位于村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街的南侧是一座高约五十公分,长宽各六米的平台,叫做“月台”,是举行仪典的时候供乐队使用的地方。笔直的如意街到了“月台”向北拓宽成一个不大的长方形村口广场,东门也因此略向北偏。陈氏大宗的主轴线走东西向,和如意街平行,因此要从大宗前院的南门—光宗门进入前院,然后左转才面向大宗正门。
陈氏大宗沿中轴布置前厅、戏台、正厅等建筑,共两进,面阔七开间,正厅两侧为宽敞的廊间,围合中间的公共院落,正厅中高挂许多功名牌匾。其中陈氏建筑坐西朝东,前厅为过厅。梁架结构抬梁式前双步梁后梁架用三柱,明间连接戏台。正殿进深七间用八柱,梁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堂梁柱用材粗硕,柱头立坐斗,檐柱头为斗三升造型制,厅堂内各柱镶嵌楹联。大宗的一副楹联写道:“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说的正是芙蓉村的鼎盛文风和好风水之间的关系。与宗祠正厅相对,是一座戏台,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戏台上覆歇山顶,翼角飞扬,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是木雕的精品。
陈虞之纪念馆
位于村东南角,坐西朝东。由正厅、两厢廊及前门廊围合成合院形式。门廊外砌有高砖墙,门上贴墙做出门楼式屋面。大门宽1.7米,入内为五间单面落水门廊,廊宽约1.7米,两柱间置双步梁,上坐斗承轩月梁,前后有屈曲的搭牵联系柱头,最上部做出三折望板。两侧厢廊共三间,平面外凸,前檐柱位置与正厅山墙平。明间3.3米,次间3.15米,进深三柱五檩4.25米。厢房朝天井前廊,宽1.35米,内为四架梁,下有随梁枋。上短柱承单步梁,廊步为单步梁。正厅为五开间悬山顶建筑。台基高出庭院0.4米,正厅明间4.6米,次间2.65米,稍间3.15米。通面阔16.2米。山面披廊宽1.3米。进深明间五柱十檩,次间为六柱十檩,通进深为9.9米。前廊为船蓬轩形式。檐柱为圆柱,柱头圆坐斗出一跳承挑檐檩。檐柱与金柱间置双步月梁,上置两坐斗承轩月梁及轩枋,顶覆望板。明间金柱间为五架梁,上置坐斗承三架梁及金檩。三架梁上立短柱承脊檩,檩周有蝴蝶木。次间增设中柱,直承脊檩,金柱与中柱间为双步月梁,上蜀柱方斗承金檩及单步梁,下有穿枋一道。明、次间后部亦为单步梁接双步梁步架形式。稍间做法同次间,梁架用材偏细小。明次间均开敞,后部塑有陈虞之的雕像。正厅屋面铺小青瓦,檐口用勾头滴水。正脊用砖砌成,脊头做有凤鸟吻。
(二)民居建筑
芙蓉村民居建筑类型丰富,其基本型制有“一”字形,“凹”字形、“H”字形、“曰”字形等。有单屋也有楼居,形式多样,然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做法和定制。由于文化科技信息的相对闭塞,长期以来,该地民居建筑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工艺。
一字形
这是温州农村小户人家的最基本住宅形式。包括正堂、左右房及边间的灶房、柴房等。有檐廊贯通各房间,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当人丁增加时,可向左增加至七开间、九开间甚至更长。这种模式学术界也称为一条龙式。系人类最古老的居住模式之一。“一”字形平面有楼的民居,辄在楼层位置增设腰檐,两侧山墙加斜披,立面效果更加丰富,但梁架结构与单层建筑大体相同,是楼居建筑典型的实例。
凹形
正屋三间或五间,两端各伸出厢房,组成凹字形。有的前面不设围墙,大户人家则在前方建围墙或设门楼,以取得封闭性,前院兼作晒场。其正屋前檐常辟檐廊,雨天或晚上闭户之后,各房间与正堂仍可连通。
H形
仍是三合院不设前围墙的变形,家庭人口较多的人家,把灶房和蓄栏摆到后院两侧,形成前后二个开敞式院落。将人和杂物家畜隔开,有利环境卫生。
日字形
即前后二进,有前后二个天井或院落。多为儒农所用,其格局较宽大,且空间组织严密,内外有别。温州乡村前后院落常用墙封隔。这可看作H形住宅加前后院墙而成。
村内现存明、清各式民居50余处,多数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试举几例:
司马第大屋
司马第大屋位于芙蓉村的西北角,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位商人的住宅。它由三座四合院组合而成,总面宽约70米,连正屋带厢房共四十六个整间,总面积6382m2,拥有6个天井,18个道坦,24个中堂,兼有古井、鱼池、花园等附属建筑,规制庞大,气度恢宏,在芙蓉村民宅中堪称仅见。
司马第大屋正前设砖砌照壁,高3.8米,通阔4.6米,厚0.3米,与之对应的是入口门楼,木结构三开间,入内是大天井。第一进为平房,黑色屋瓦,衬着原木板壁、直棂窗等,色调古朴自然。梁架结构,中堂为抬梁式,次间以降为穿斗式,用材粗硕。正厅主要建筑的中堂,地面都用方形青砖拼砌,青砖光滑平整,做工十分细腻。第二进为两层楼,楼间设腰檐使屋顶尺度显得轻巧而不沉重,檐廊明间开阔宽敞。这三座四合院各有自己的门,院子间有夹道连通,所有天井、甬道、阶沿由条石铺就。从正门到房子阶前大约宽18米,划分为几个大院落,使整个住宅显得开敞亲切。二战时期,司马第大屋第一进的院墙和牌楼均被毁后一直未能恢复,只留下残破的空斗墙和精美的砖漏窗供人联想昔日的辉煌,而司马第的子孙们则仍聚居于这祖辈遗传下的老屋里。
象间店
位于龙井路22-26号,建于明代,建筑布局呈不规则“日”字型,中轴线从门厅到正厅有转折,共三进两厢,坐西朝东,正面面阔十一开间,共37.18米,厢房三开间,进深为34.13米。后堂北侧另辟三间女眷楼房,是芙蓉村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该宅入口大门靠东北一侧,为砖砌门楼式,单层悬山顶。高于路面0.3米,两侧砖垛宽0.92米,为清水砖砌就。中间为板门,宽1.37米。门上横置花岗岩门楣,上有砖砌斗拱四朵,出一跳承雀替。上为筒瓦顶屋面,两端有明显升起。门楼两侧砌砖墙封闭,上有出檐。大门入口为过厅,三柱四檩,后廊架单步梁,前面两柱间以双步梁联系,梁上做成天花,天花上立短柱,前后各有单步梁联系金柱。门厅之后为小天井,并设甬道,宽1.2米,条石铺就,通往前厅,两侧为厢房,前厅梁架为分心用三柱,柱头坐斗出一跳承挑檐檩,柱间架双步梁,上立短柱承单步梁及金檩。过厅与前厅及两侧厢房同为单层单檐,四面出檐面向天井构成“四水归堂”形式,隐“肥水不外流”之意。
前厅入并不正对后堂明间,而是偏向北侧,前为大天井,天井南北各有砖砌矮墙,挡住两侧厢房。正厅面阔七开间加两披屋,通面阔21.56米。二层屋檐下设檐廊,廊深1.5米,上部做成船蓬轩形式。明间中堂开敞,梁架结构抬梁、穿斗混合结构,进深用七柱十三檩,通进深10.59米。左右次、稍间为卧室,尽间两披下设楼梯。堂屋北侧另建一女眷用房,为三间二层楼房,面阔9.44米,进深5.29米。楼层设走马栏杆,开式典雅。后堂与前厅间则用厢房相连,厢房三开间,单层单檐,进深四柱四檩,通进深5.59米。
将军屋
始建于清中叶,因民国时期出了位军官,村民称其将军屋。该宅平面布局呈“凹”字形,由正屋、两端各出厢房组合而成,用外围墙封闭,总占地面积约1684平方米。入口构筑三楼式砖砌台门,入内为大天井,由不规则卵石铺设。正屋面阔五间,明间为堂屋,开间较大,次间为住房,开间略小,木构架前廊式,廊宽在2米左右,可供休息、劳作、待客、宴席等多功能使用。两侧廊庑各五间,也有明次间之分,前廊与正屋前廊相迎,形成“∏”形回廊,拐角处采用减柱造,设一垂花柱。梁架结构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内六步架前后廊用七柱,内柱不设斗拱,梁柱直接搭接,檐柱与金柱间架抱头梁,形成檐下廊,顶部作成轩,所有装饰精华在檐廊。檐柱头设栌斗,出一跳,即宋《营造法式》“斗口跳”做法,承托挑檐檩,增大出檐。屋面举架平缓,坡度在40%左右,与《法式》厅堂举高“四分举一”相符。悬山式屋面,明次间屋面高,梢间屋面低,主次分明,形成重檐式样,屋面曲线呈弧线状,屋脊两端设公鸡报晓样式兽吻。
(三)其他建筑
芙蓉书院
芙蓉书院位于村中心如意街南侧,紧靠芙蓉池,占地约1320m2。型制规整庄重,是封闭的三进内院式建筑。外墙东西长约52米,沿如意街延伸;南北宽约12.8米,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明伦堂和讲堂。入口设在东北一侧,为砖砌台门。入内为小院,前有泮池,池边正对仪门为花岗岩石栏杆,其余三面围以砖壁,后侧为三山式照壁,覆以青筒瓦。仪门前有花岗岩旗杆夹一对,仪门为三间门楼式过厅,两侧砖砌山墙,梁架为三开间分心用三柱。过仪门设甬道通明伦堂。明伦堂前有3.2米宽,6.4米长的杏坛。明伦堂三开间,进深九米,后壁中央有神龛供奉孔子。穿过明伦堂为讲堂,讲堂深也是9米,为扩大中央部分空间,将中榀梁架向西侧移开,所以开间不很整齐,讲堂后壁向一个很狭的采光天井开两扇窗子。书院南侧顺南墙展开是一座花园,宽约12米,长大略与书院相等。花园里有土石混合假山和一条水渠,树木茂密。花园西端是书院与厨间住宅,三开间,进深6米,总宽度只有8米,净居住面积大约48平方米,有一道小门通向讲堂。
芙蓉书院的型制,风格与宗祠相仿。作为文教建筑,与礼制建筑一样,在村子里象征着上层雅言文化的统治,捍卫着封建秩序。
芙蓉池与芙蓉亭
芙蓉池与芙蓉亭是全村的公共园林,位于如意街南侧,清亮的水池和玲珑的亭子在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生动。
芙蓉池是芙蓉村“七星八斗”中最重要的一个“斗”,具有储水、防旱、防火、洗涤等功能。池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池中央偏东位置是芙蓉亭,始建于明代,芙蓉亭是一处重檐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面阔三间,通宽5.16米,高5.42米,有四根金柱,十二根檐柱,檐柱头直承檐檩,不设斗栱,单步梁外挑承挑檐檩,于四角柱另有斜撑托挑檐檩,金柱和檐柱间架抱头梁,梁下另有随梁枋一道。芙蓉池南北两岸都有石板桥通向亭子。亭中檐柱外侧设美人靠,槛间为直棂式,可供村民休憩。二层角梁交于中心,屋面为歇山顶,覆小青瓦。楠溪江流域夏日多雨,冬季温暖,芙蓉亭可歇脚,可避雨遮阴,可聚众闲聊,也可以在此裁决公众事务。因此,它也就成为全村公共活动中心。
寨门寨墙
芙蓉村四周寨墙有1788米,高约2米,共设七道寨门,(现仅存东、南、北三门其余在不同时期被堵上)其形制各不相同。其中东门为芙蓉村正门,型制比较庄重,称作“车门”或“溪门”。它建于明初,为三开间两层楼阁式建筑,高8米,通宽8.8米,进深四柱九檩,通深6.7米。台基做成《营造法式》记载的断砌造,中间路面宽1.8米,两侧台基高于中间路面0.35米。次间前后廊外均做有美人靠。前廊柱头坐斗出两跳下昂,下昂做象鼻式,下有斜撑。前廊系于双步梁上坐斗承单步梁,向前有屈曲状搭牵联系檐柱,梁上均事精美雕刻。后廊柱头出一跳承挑檐檩。从北侧山墙外有楼梯可达二楼,二楼开敞,四周设美人靠。屋面为歇山顶,翼角和缓,屋脊曲线非常柔和优美。其主要功能是为了防御,但随时代不同功能已改变,闸门消失,形成了开敞的样式。
南门型制为楠溪江常见的石券门,券门上并无建筑,券门建筑总高5.2米,门宽1.84米,门高2.8米,原闸门已毁。门边寨墙以原石砌筑,非常厚重,寨墙高2.1米,厚0.75米。寨墙下有水渠通过,常有妇女来此洗衣、洗菜。南门外,建有玲珑精巧的谯亭,俗称“三官庙”。距寨门约5米,平面为方形,面阔三间4.2米,进深两间共3.8米,高于庙外路面0.08米。除前檐为圆柱外,其余均为方柱。梁架之下现状覆以望板。屋面为歇山顶,覆小青瓦,做成简单的灰条砖脊。后檐柱间做有神龛,内供奉福禄寿三位元神,因强烈对比,也充分流露出楠溪江建筑的特色。东西两侧柱外为美人靠,槛间为直棂式。
轻盈而有人情味的亭子与粗犷的寨墙、南门形成强烈对比,也充分流露出楠溪江建筑的特色。北门原构已毁,现为无顶通道。
五、价值评估
在芙蓉古村,人们大体可以领会中国古代建村曾有的严谨综合规划。街巷网络、给排水系、居住建筑、教化建筑、礼制建筑和以水池与亭子为中心的公共休闲中心交织组成完整自足的“耕读”社会,保存着古代文化印迹,贯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脉络。村寨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楹联碑记,甚至村名、街名无不文情脉脉,特别是芙蓉古村在当时就有规划,且有明确的规划思想,在我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芙蓉古村是雅俗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建筑艺术上的凝淀,是南朝以来归隐人士这一独特社会阶层寄情山水、耕读传家的审美情怀和生命心迹在现实生活中的物化与坦露,可以使我们大体了解我国古代“耕读社会”与“宗族文化”的梗概。蕴含在古村布局建筑中的人文精神,可为当今建筑提示一个方向,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可以说,芙蓉古村是传统中国乡土建筑的瑰宝,是山水文化与建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无限默契。其规划思想与环境意识,在中国建筑史、规划史研究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1、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乡土建筑是中国建筑遗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楠溪江芙蓉古村落及其乡土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最为突出、最为综合的代表。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芙蓉古村落大体可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村民的社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楠溪江的历史文化可上溯新石器时代及瓯越文化,晋室中原士族南渡,改良了瓯越文化,直至“王谢风流,培养出楠溪浓厚的人文气息”。自隋到宋,特别是南宋末年,宋室偏安江左,大量衣冠南渡,使楠溪江文化达到高峰。楠溪江以村落建筑为代表的文化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与出现的,是历史文化繁荣时期文化、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中原发达文化与瓯越乡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
2、规划研究价值。芙蓉古村经过统一、综合的规划,并且村落选址布局合理,规划思想鲜明,规划主题明确,芙蓉古村可谓是一部难得的规划作品。村落布局运用风水堪舆中“象”的思想,按“七星八斗”的格局规划设计,突出“以水克火”与“利于战”。尽管带有古代堪舆说和风水论,但体现出其规划一定的科学性。芙蓉以“耕可致富,读可荣身” 为建村主题。街巷网络、给排水系、居住建筑、教化建筑、礼制建筑和以水池与亭子为中心的公共休闲中心,交织组成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耕读”社会。整个村落与外围大片田野形成中国典型的耕读文化精神。
3、建筑美学价值。芙蓉古村建筑形式简朴、民宅平面有一字形、H字形、口字形、日字形等多种形式,正屋明间为堂屋,开间较大,次间为住房,开间较小,木构架前廊式,廊宽在2米以上,可供休息、劳作、待客、宴席等多功能使用,边屋为廊宅,也有明次间之分,前廊与正屋前廊相迎,形成ㄇ形廊,拐角处减柱构造,设一垂花柱。屋面中间高,两边低,主次分明,多为二层阁楼,形成重檐式样。屋面搭接自如,东西南北四个面皆能见到屋面,山尖下也有屋面伸出,形似歇山。屋脊呈弧线状,两端微微上弯,屋面平缓,出檐深远,造型舒展,上部灰黑色蝴蝶小瓦,中部褐色木梁柱与门扇,下部是天然石块砌筑的台基、踏步、地面、围墙、路面、背靠块石裸露的青山,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端庄秀丽,色调高雅、古朴自然。建筑与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好象这些房屋就是此山所生,此地所长,它表达了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含蓄美”,无怪乎这些民居能紧紧吸引西方人,因为这是他们所没有见过的一种奇特观。民居的屋面型制还为山岳风景区建筑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多维空间欣赏面,不论正视、侧视、仰视、俯视皆可入画。
4、社会学研究价值。从汉代起沿袭了一千多年的门阀制度,到宋代彻底消失,宗族组织起而代之,成为社会的组织力量。芙蓉古村的宗族制有着典型的代表性。芙蓉古村以一个宗族聚居形成一个自然村落,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内有宗族自身严格的法规,如“……一、父母不可忤逆,根本有亏,枝叶必窒;二、兄弟不许尤枕,席间言友必薄;三、异世不可混宗,世易代更,一时之承乏,百世之本支也。”由此可见看出传统的儒家学说占主导地位。所以“宗族社会”成为社会管理的最基层政权机构,宗族也可以组织自己的武装,芙蓉古村在历史上曾有自己的宗族武装与“义兵”,如至今尚留存着陈虞之抗元的残迹等。宗族社会的代表建筑是祠堂,村内设有大小不等的祠堂若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为大宗祠,为纪念建村的始祖而建,其余均为各房派祠堂。陈氏大宗祠是全村大型活动中心,除祭祀活动外还议事处理重大问题。戏台则是“宗族社会”形态的村寨中最为高级的文化娱乐设施,在过去还起着伦理教化作用。
5、民俗研究价值。楠溪江流域的文化发达深化较早,自东汉以来,地方长官为师重于吏已成为一个传统。东晋以降,任永嘉太守的有王羲之、裴松之、谢灵运等人,他们以“助人伦,成教化”作为施政的最高追求。教育的目的,首先全面培养年轻人的素质,通过读书,影响整个民风乡俗。尽管芙蓉村在宋末遭元兵的毁灭,文化、经济、建筑受到严重的破坏,六朝两宋的盛况不能再现,但数百年的人伦教化仍然存在。芙蓉村的民俗活动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明确的主题与一套严格的规划程序和仪式要求,如舞鱼灯、红白喜事等。芙蓉古村落还保存着很多种小品建筑,如牌坊、车门、过街门、亭子等,其中以亭子为多,它们有的是纪念性建筑,但绝大多数为最普通平常的乡民服务,是公益性建筑,最富有浓郁的乡土人情味,如芙蓉亭、南寨门外的“三官亭”等。许多路亭每年从端午到重阳免费供应茶水和解暑药,柱子上挂着一串串新草鞋,赶路人尽可随意取用。小小路亭交流着乡村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爱,也培育与教化了楠溪人仁厚的品格。
综上所述,芙蓉村这个古村落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村史在研究我国人口迁徙史、宗族史、村镇建设史、历史地理学上都有重要参考价值。